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?喝多少才能醉?現代會喝酒的人過去個個都是酒中仙!
眾所周知的「酒仙」李白,「醉翁」歐陽修,「飲酒詩人」陶淵明……這些古人都是我們印象中的好酒量。那麼!問題來了,為什麼古人喝酒可以千杯不醉呢?古代的酒究竟有多少度呢?
其實一直到宋以前,古人喝的大多是米酒。米酒酒精含量不高,味道偏甜,是那時人們的主要飲用酒。因此,古人的酒量未必有現代人的大。
《水滸傳》中的酒文化非常出名,有酒後打虎的武松,還有酒肉和尚魯智深等。在小說中,武松喝酒動輒就是十幾碗甚至是幾十碗,而魯智深更誇張,喝了十多碗酒後還要再喝一桶。